我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研发的“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一年两作饲草高效生产技术”被全国人大代表马晖玲教授建议作为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院内要闻-平凉市农科院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欢迎进入平凉市农业科学院网
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院内要闻

我院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研发的“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一年两作饲草高效生产技术”被全国人大代表马晖玲教授建议作为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
点击数:160
发表时间:2024-03-12

国家粮改饲政策已连续三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2015年开始试点,2016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已覆盖北方农牧交错区大部分省份,是政府工作报告36项需要量化完成的工作之一,这充分体现了粮改饲工作的重要性。”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教授马晖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粮改饲之所以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问题。

为什么要加快推进粮改饲?她认为,这是推动粮食去库存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是降低农牧业成本的现实选择,是促进种养结合及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要途径。但粮改饲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马晖玲称,一是青贮玉米由于重茬连作种植,产量较低。北方农牧交错区粮改饲计划项目主要以种植青贮玉米为主,受气候条件限制,目前这些区域青贮玉米种植均为重茬连作,造成玉米减产,病虫害发生加重,土壤微量元素缺失严重。二是种植区冬春季土地闲置,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北方农牧交错区青贮玉米的生长时间为4月中上旬至9月中下旬,其余时间土地闲置,不能合理利用,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另外由于冬春季土地闲置,地表裸露,容易受到风、水侵蚀,导致土壤和水土流失,沙尘暴危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恶化。

因此,在提高国家粮改饲项目经济和生态效益上,马晖玲建议:

一是将饲用小黑麦列入国家粮改饲项目补贴范围,通过与青贮玉米轮作倒茬来提高经济效益。

饲用小黑麦是以饲草利用性状为主要选育目标培育的一年生新型饲草品种,其植株粗壮高大,生物产量高,粗蛋白和糖分含量显著高于燕麦,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构成均衡,基本可以满足草食家畜生长需要。由于饲用小黑麦抗寒性强,可以作为北方农牧交错区青贮玉米的冬季填闲作物,在青贮玉米收获后(10月份)种植,次年5月份收获鲜草3吨-3.5吨/亩,然后继续种植青贮玉米,与青贮玉米轮作倒茬,形成“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一年两作技术”,一年内生产两茬饲草。根据甘肃农业大学多年测定结果,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一年两作饲草生产技术年产鲜草7.5吨-8.5吨/亩,较单种青贮玉米增产33%-50%,经济效益极其显著。山西省和云南省已将该技术列入省级农业主推技术,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甘肃省平凉市将该技术作为主推技术,取得了较好效果。因此,建议将饲用小黑麦列入国家粮改饲项目补贴范围,通过与青贮玉米的轮作倒茬提高种植青贮玉米的经济效益。

二是通过冬季覆盖改善北方农牧交错区的生态环境。

首先,饲用小黑麦作为青贮玉米冬季填闲作物,秋季种植后带绿越冬,冬春季地表均有植被覆盖,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土壤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脲酶及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土壤原生动物、细菌和真菌的多样性明显增加。其次,“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一年两作技术”中,饲用小黑麦露地种植,可以避免地膜残留对土壤的污染。第三,饲用小黑麦竞争优势明显,抗病性强,整个生育期无需喷施农药防治病害和杂草,可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生态保护。因此,“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一年两作技术”能够显著改善北方农牧交错区的生态环境,对实现农牧交错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将“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一年两作技术”作为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以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的目标。

为提高北方农牧交错区青贮玉米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甘肃农业大学与山西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研究院、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平凉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临夏县畜牧发展中心等单位合作,研究北方农牧交错区“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一年两作饲草高效生产技术”。历经多年研究,筛选出了高产优质、抗寒、抗旱的甘农2号、晋饲草1号、冀饲3号等饲用小黑麦品种,前述品种分别由甘肃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和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培育,目前这3个品种均已授权,由牧草企业生产和经营种子,能够保证草牧业生产所需的小黑麦种子。该技术所用的北农青贮208、禾玉9566、豫青贮23等适宜于饲用小黑麦收割后复种的中早熟青贮玉米品种均为审定品种,知识产权隶属于河南省大京九种业公司和北京正道种业有限公司,市场上种子数量充足,能够满足生产需要。由此说明“饲用小黑麦﹢青贮玉米一年两作技术”成熟,知识产权明晰,具备大面积示范推广的条件。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264